风雨飘摇的十九世纪中叶,英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相继割占了香港岛、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。
1898年,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《展拓香港界址条例》,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,租期99年。由于新租借的土地并没有统一名称,故被称为新界,意为新的租界。
占据新界之后,英国人为了增强管治力度,带入大批工人修筑道路并兴建水稻灌溉工程。由于英国人爱饮下午茶,泥水工人亦开始模仿,每日下午小休就饮奶茶食三文治。但是他们嫌英国人的红茶味道淡,于是加入糖和淡奶增强口感,就诞生了最初的港式奶茶。当时的锡兰红茶都是用大号锡壶或铁壶冲泡出来的,而奶是西方人比较喜欢的淡奶。
1928年,陈文锦在新界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出生。虽然家境贫寒,但是陈文锦的父母还是咬紧牙关供其上了小学。自幼就十分懂事的陈文锦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也十分珍惜,天生聪明的他每次考试都在班级里名列前茅。然而,好景不长。
1941年末,日军进犯香港,驻港英军无力抵抗。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宣布投降,香港被日本占领。在这种社会动荡不安,民生凋敝的社会形势下,辍学成为了许多孩子无奈的选择。陈文锦就是这些孩子中的一员。
离开学校后,陈文锦在父亲的安排下去了一家茶肆打工。从选茶、配茶、煮茶一点一滴学起,这一干就是八年多。锡兰红茶加糖和淡奶的喝法也已经逐步扩散到了全香港的各个角落,得到越来越多港人的青睐。
随着奶茶在全港的扩散,饮用奶茶的群体也越来越大,其中不乏挑剔的高收入人群。奶茶的缺点随着食客的挑剔显现出来。各家茶肆的做法不尽相当,口感也有所差别。茶壶容量太大,要很久才能冲完一壶,时间久了就会煲过火,所以当时的奶茶普遍比较苦涩。
面对这种情况,陈文锦想出了很多改善措施,并多次向茶肆老板献策。但老板并不愿意改变现有工艺,不想增加投入,同时也不认为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的建议会是什么良策。
无奈之下,陈文锦在1950年的夏天离开了茶肆,他想用自己的行动改变香港奶茶的现状。为了完成理想和自我实现,陈文锦决定在家进行实验。他委托打铁师傅打造了一批体积较小的茶壶,又用缝棉袄的毛布制作成茶袋用来隔离茶渣。经过多次尝试,将煲茶的时间固定下来